本文作者:小旺

所有专业大学

小旺 2024-10-13 59
所有专业大学摘要: 第五次学科评估,哪些高校会异军突起?如果A+增加数最多的院校,或者A类学科增加最多的院校,可认为评估结果进步最大。本人认为南开大学或国防科大A+会增加2个,A类学科数也会增加2个以...

第五次学科评估,哪些高校会异军突起?

如果A+增加数最多的院校,或者A类学科增加最多的院校,可认为评估结果进步最大。

本人认为南开大学国防科大A+会增加2个,A类学科数也会增加2个以上。可谓进步较大的院校。尤其是国防科大,A+数目会达到6个以上,A类学科数量也会达到10个以上;这还不包括军事类学科评估得分。

笔者依据师资力量、相关科研成果与论文数据预测为如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工程

西湖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社会学院大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

湖南大学(机械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数学化学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湘潭大学(数学)

扬州大学(兽医学)

厦门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大学的建设很烧钱。没钱的大学,真的好难。有钱的大学,可以建设更好的校园教室图书馆体育馆食堂,还有实验室和各种实验器材与实验设备。最重要的,可以招聘到高端的人才。一个著名学者,可能引领一个学科的发展,而对于东部地区这些经费比较充足同时环境又比较好的大学,他们招聘到高端人才,还是比较容易的。不信,你去看看西北、东北地区的大学墙脚,都被挖成什么样了。

判断哪些高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会异军突起,可以从大学的经费和所在区位来判断。

985工程大学,可能会有如下高校表现突出。

所有专业大学

一、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位广州,区位优势相当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表现一般,14个A类学科中2个A+2个A10个A-。中山大学2018年决算经费超过130亿元,在全国所有大学中排名第7,比2017年增长21.5%。这么大投入,后续当有产出。况且中山大学基础非常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些马失前蹄的感觉。第五轮学科评估,应该有更好表现。

所有专业大学

二、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市。第四轮学科评估14个A类学科,其中5个A级9个A-,没有A+成为学校痛点。南开大学2018年经费决算8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5%。这个增长幅度接近翻倍了。2017年南开大学决算经费只有44亿元,一下子增长这么多,对他的期待值应该很高。

所有专业大学

三、厦门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只有7个A类学科,虽然有1个A+学科能壮壮门面,但是大学都知道他的内心很惶恐。厦门大学2018年经费决算8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0%。这个增长幅度也是尽力了,期待厦门大学也有能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有个好的成绩

四、吉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11个A类学科,但是没有A+,只有2个A级9个A-。吉林大学2018年经费决算***亿元,虽然比大多数高校的经费都多,但是只比上一年增长了6%。这个幅度不大,吉林大学的规模之大,这些经费并不充分。但是我作为吉林人,真心期待吉林大学更进一步。或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211大学中,郑州大学国家强力扶持的院校,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表现未必能有多么抢眼,但是肯定会有进步。期待。

双非大学之中,下列大学更值得期待。

所有专业大学

一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_a***_]年总预算超过了60亿元,这个规模超过了一堆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2019年总收入不足60亿元的985大学,有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11大学有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深圳大学也确实壕的厉害了。

所有专业大学

二、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020年预算为41.5亿元。虽然经费总额只是深圳大学的三分之二,但是南方科技大学的规模小体量小,目前学校的本、硕、博加在一块也只有5000多人,而深圳大学有34000多在校生。这么一算,南方科技大学壕的程度,比深圳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2019年收入不到40亿元的985或211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等。

其他大学中,可能会在第五轮双一流学科评估中表现突出的大学有:

上海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青岛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上一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一般或是没有参加评估,学校所在城市比较好,经费也相对充足。这些学校的具体情况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还有近两年的时间教育部就要进行学科第五轮评估了!哪些高校会在第五轮评估中突起呢?

首先,要回顾下学科第四轮评估的情况:

一、985高校中,深了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丶湖南大学和吉林大学外,其三十五所大学都比较好。

二、211高校中,除去985,其他高校的单学科都有一项较突出,有的甚至达到了A+,最低也是B+或A-。

三、为了平衡东西部高校实力,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后,把郑州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列为双一流高校!加大了对这些高校的支持力度。

其次,第五轮学科评估前,教育部派出专家组对各双一流高校进行了中期督导检查,各高校表现不错。尤其是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丶吉林大学等都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取得了不错效果。

最后,做为同行预测一下,郑州大学、吉林大学等将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较为突出!

上述所见,仅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打脸]

学科发展与积累密切相关,重视学科文化建设,培养什么样的科学家?国际化与促进国内科学发展?中国有2千多所高校,具备一级博士授权的大学占比不高,要真正从爱护,保护,促进学科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科评估,不要畸形宣传,成为所谓A+,A,10%,20%学科的游戏乐园,用好学科评估的结果,对于评估合格的学科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学科稳步提高。

异军突起很难,个别新建大学只可远观,如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等。中国科学技术正处在爬坡阶段,对所有的学科给予充分发展的条件,学科方向融合调整由国家引导与学科自已把握,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博士,推动中国的科技齐身国际前列!

不知道学啥专业怎么办?

我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同时也是一个九零后的职场人。 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分析:

第一、你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列一个职业规划清单,把能想到的职业写下来,查一下他的职业规划,主要工作内容,以及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对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所有专业大学

二、要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找到自己的强项,弱项。尽量选择与自己强项对应的专业,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所有专业大学

三、最后说一下我的个人偏好,随着5G通讯系统的推出一些新兴的东西未来几年肯定要爆发,就像那会的阿里、腾讯的公司,新兴的行业会想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我觉得可以学一些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未来的职业类型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唯独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有专业大学

首先,我要告诉你一个绝大部分人不会提起的事实:知道大学什么专业好,几乎没卵用,没卵用,没卵用,现在几乎到了傻子都知道计算机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程度了。知道,和你能读到是两码事、两码事、两码事。甚至,大部分人读不到最想读的专业,还有很多人被调剂到最“差”的专业,根本没有选择权。

为什么?因为你不敢不服从调剂,不服从就可能掉档,服从就有可能调剂,尤其是很多人还在追求“学校优先”的愚蠢思路(绝大部分人不适合这个思路),喜欢冲,喜欢压投档线填报学校。

怎么确保读到?首先,心仪的专业放在第一个。然后,降低学校预期,保守填报,比如成绩是省排名10000,找去年省排名13000的学校,3000的差距基本上保证了选专业余地。如果想确保,比如想读计算机,去年某校计算机录取线对应的省排名是11000,那就基本上板上钉钉了。(数字仅为举例,这里的确保是99%)

如果你不知道学习什么专业的话,那不防静下心来自己独立的思考一下,想想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因为如果盲目的跟风学习的话,有可能刚好是你喜欢的专业也有可能是你不喜欢的专业,喜欢的话更好,会越学习越有劲,若是不喜欢,那就糟糕了,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厌学,浪费自己的时间,我觉得应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会让自己把专业学习的更好。如果你对所有的专业都不敢兴趣的话,那就可以问问父母长辈或是从事各行的专业人士,可以让他们帮忙参考,分析各个专业的利弊,这样你对所有的专业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综合考虑一下,也可以让父母帮忙建议,看看自己适合哪个专业,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后,也要让自己尽快的投入进去,让专业也适合你,这样才会越来越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专业也会因此越学越好,越学越专业。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4959.html发布于 2024-10-13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