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2019年北京录取分数线

你觉得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哪个实力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显的,全国人民的答案也会基本一致吧!但是听说南方一些考生有选择浙大而放弃清北的。我想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充分说明浙大还是很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但是看今年浙大五十万招生的现象的存在,充分显现了浙大对优质生源的渴求,也充分显现了浙大在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上距离清北还是很有差距吧!
中国刑警学院2019录取分数线?
科类 文 理 文 理
河北 549 502 461 379
山西 542 507 481 432
内蒙古 522 477 436 352
吉林 544 530 372 350
黑龙江 500 477 424 372
江苏 339 345 277 307
安徽 550 496 504 426
福建 550 493 464 393
江西 558 522 502 449
河南 536 502 447 385
湖北 542 505 445 388
湖南 553 500 523 448
广西 521 509 388 347
重庆 545 525 458 435
四川 540 547 472 459
贵州 542 470 453 369
云南 560 535 480 435
***(汉族) 420 425 320 320
***(少数民族) 350 325 300 283
陕西 518 468 400 363
甘肃 519 470 400 366
青海 488 407 444 376
宁夏 538 457 455 381
新疆(单列类) 408 365 338 284
新疆(双语班) 347 325 314 270
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省份分数线
科类 文 理
北京 480 423
天津 428 400
辽宁 482 369
山东 503 443
广东 455 390
海南 593 539
高考改革省份分数线
上海 403
批次 一段线 二段线
浙江 595 496
北京大学的学生压力都很大吗?
谢邀。
本人不是北大,也不是清华,但同学和同事有不少北大清华的,借此聊一聊吧。
同学篇
本人读研究生期间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了一段时间,当时同学本科经历分布如下:
第一梯队:北大清华的核专业直培班学生(本科就读期间和中核集团签了协议,免除一切学费,每月给补贴,毕业后送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读研,然后留在集团下属的单位工作。等同于定向培养)
第四梯队:联合培养的(本人所在梯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读研的学生设立了奖学金,联合培养的学生作为非嫡系部队,自然是没有资格参与评选,我们就充当吃瓜群众。
奖学金的角逐就在前三个梯队的学生中展开了。
第一梯队北大清华的学生,该吃吃,该喝喝,有时候上课也不怎么听讲,晚上也不上自习。
第二梯队复旦浙大上交的学生,在本校也是叱咤风云的尖子生,努力学习,下课找老师答疑,天天自习。
第三梯队的学生,部分相争奖学金的,努力向第二梯队的学生看齐。
经过两个学期的较量,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这件事是要看天赋的,第二梯队的无论怎么学也考不过第一梯队的,研二开始,第二梯队的放弃努力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这件事表明:北大清华的学生很优秀,同时可以想象,越是优秀的人集中到一起竞争,压力越大。
同事篇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到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周边也不乏北大清华的毕业生,给人的感觉就是人聪明,脑子快。吃饭喝酒的时候和他们聊过上学时压力大不大的问题。普遍反映是:
压力大不大主要看心态。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各地区的尖子生,只要上点心,完成学业的压力都不大,但是,竞争中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高考制度,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集中到这两所学校内。
来之前,你是本市的王者;来之后,你可能就是班里的青铜。
这件事表明:人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适应自己新的身份,正所谓高处不胜寒。
人在哪儿都有压力的,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调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快乐生活!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内讨论,有兴趣的可以加关注。
人文学府的北京大学是从文报考的理想大学。其教学理念、教学质量、[_a***_]设置、师资力量等等,在国内亦是顶尖的。学生经层层考核竟争,脱颖而出,进入北大,应该讲亦算高才。大学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会有一定压力,及之每个学生的也是压力大小不一。学习优异的学霸,基础好,学习应该是没有什么顾虑。学科分数高,年度成绩好,顺利毕业还是轻松的。一般的学生学习会感到些压力,但下点功夫,心思放在学业上,坐到不挂科,完成学制年度的要求,最终拿证毕业应该不是难事。当然不思求知,涣散学业,心有旁用的,感到压力大自然是肯定的。所以,压力大小的感知还在于各自个人。现在大学并不是封闭的,与社会的联系趋多趋紧,学生思想活跃,言行开放,较早地接触到社会。尤其临毕业阶段,对去路的茫然,大学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明显增大,有种束手无措的感觉。另外,社会对大学的浸蚀,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日渐严重。趋利,无良,缺德,荒学,一些不健康的观念对学生的学业和身心的越格压力,时时处处客观存在。减压舒情,乐学求进,北京大学的管理和疏导工作做得还是比较积极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806.html发布于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