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小旺 2024-05-30 27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摘要: 中国高校最强的前十名城市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名校?中国高校最强的城市前10名有哪些?估计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排行榜,比如按985大学数量排行、按211大学数量排行、按双一流大学数量排行...

中国高校最强的前十名城市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名校

中国高校最强的城市前10名有哪些?估计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排行榜,比如按985大学数量排行、按211大学数量排行、按双一流大学数量排行等等,当然,还有按大学生人数、高校数量等的排行。下面笔者试图从上述几个方面来为大家分析。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城市高校数量排行榜

以高校数量排行,我们来看看排名前列的高校有哪些?当然,高校就包含了本科高职专科)等2个层次的高校。目前我国高校数量超过30所的城市一共有26个。

高校总数量排名:北京92所排名首位,武汉83所居次席,广州82所排名第三位。其它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有重庆68所、郑州65所、上海西安均为63所、成都58所、长沙天津各57所等10座城市高校数量排名前十。

除了前十的城市外,其它超过30所高校的城市有合肥54所、南昌54、昆明52所、哈尔滨南京各51所、沈阳杭州各47所、石家庄与济南和太原各44所、长春41所、贵阳37所、南京和福州各35所、兰州大连各30所等。

在上述26座城市中,除了大连之外,其它25座城市均为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而辽宁有2座城市进入前22名之列,合计高校数量达77所,这也可以看出为何辽宁的升学率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本科高校数量排名:北京67所、武汉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广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杭州与沈阳各28所、南昌和长春及哈尔滨各27所、济南与郑州及重庆各26所、长沙22所、太原和昆明及大连各20所等20座城市排名前列。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985、211及双一流高校数量分省排名

985大学数量排行:北京8所、上海4所、长沙3所、武汉2所、广州2所、成都2所、天津2所、西安2所、南京2所,其它如重庆、杭州、济南、青岛、长春、大连、沈阳、杨凌、哈尔滨、兰州、厦门、合肥各1所。

211大学数量排行:北京26所、上海10所、南京8所、武汉和西安各7所、成都和广州及长沙与哈尔滨各4所、天津3所等排名前十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杨凌、四川农业大学本部位于雅安、河北工业大学归属河北管辖等,没有计入统计上述对应的城市内。

双一流大学数量排行:北京34所、上海14所、南京12所、武汉与西安及成都各7所、天津6所、广州5所、长沙和哈尔滨各4所等。

从上述3个排行榜来看,居于前十位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成都、长沙、广州、天津、哈尔滨等。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总结

从我国高等教育排名前十的城市数量来看,东北1个、华北都市圈2个、华东都市圈2个、华南都市圈1个、华中地区2个、西南地区1个、西北地区1个,整体分布来看,西部与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实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双城竞争的氛围。

2021高考即将来临,很多考生在关注高考志愿填报是首选城市还是学校时,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校区位分布,一般来说,高校的招生计划分配,除了所在省市计划较多之外,一般来说是周边省市的***分配数量较多,而距离太远的省市则***署大幅降低。当然,北京与河南两地属于例外。

比如说西南的成都,一般来说,除了四川招生***较多之外,另外就是重庆、贵州新疆等地计划数量较多。而上面笔者所说的河南例外的情况,主要是全国各地高校在河南投放的招生***数相对较多,与上面所说的招生***分配不符,但河南地处中原地带,无论是华北、华东、华南还是西南、西北,都属于相邻地带。

如果我们每个地区选几个代表性高校的话,那么东北就是哈尔滨大学,华北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东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华南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华中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_a***_]、中南大学等,西南则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西北则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领衔。

说到名校,前有985/211,后有双一流。其中985高校39所,211高校112所,双一流高校137所。如果从数量分布看,北京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西安市,成都市,天津市,广州市,长沙市,哈尔滨市,这些城市占据TOP10的位置。还有一些城市,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却有比较有名的高校,如杭州(浙江大学)等。

我们先来看一份各大城市拥有高校数量的统计数据: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个人整理,因211、双一流部分学校有多个校区,且独立办学,所以统计数据会有所增加

如果从数量上看,北京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西安市,成都市,天津市,广州市,长沙市,哈尔滨市,这些城市占据TOP10的位置。


上面我们从数据上先对名校的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些名校分布最多的城市都有哪些名校呢?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01-北京

34所双一流高校,26所211高校,8所985高校,除此以外,还有一所没头衔却十分厉害的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2-上海

14所双一流高校,10所211高校,4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3-南京市

12所双一流高校,8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4-武汉市

14所双一流高校,10所211高校,4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5-西安市

7所双一流高校,7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6-成都市

7所双一流高校,4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7-天津市

6所双一流高校,4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8-广州市

5所双一流高校,4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09-长沙市

4所双一流高校,3所211高校,3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10-哈尔滨市

4所双一流高校,4所211高校,1所985高校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以上是从数量上取胜的前十城市。


仅从数量上判定一个城市的高校是否强大是片面的,还得从高校的质量上做出参考。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以下城市也是非常厉害的(排名不分前后):

  1. 杭州市:浙江大学(985/211)
  2. 济南市:山东大学(985/211)
  3. 重庆市:重庆大学(985/211)、西南大学(211)
  4. 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211)、安徽大学(211)、合肥工业大学(211)
  5. 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985/211)、大连海事大学(211)
  6. 沈阳市:东北大学(985/211)、辽宁大学(211)
  7. 长春市:吉林大学(985/211)、东北师范大学(211)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2021年的高考即将到来,特别提醒8省新高考的考生家庭,新高考第一年,填报志愿一定要多查阅资料,多咨询有经验的老师

笔者认为排名如下:

一、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二、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四、武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五、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六、广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七、长沙: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八、成都: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九、杭州:浙江大学。

十、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应该说除了北京、西安、天津以外,绝大部分著名高校的城市都在南方,这个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很大关联性。

孔雀东南飞,不仅是资金、技术、人口等要素向南转移,就连高校也随之南下。总体而言,北方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差,因为有钱就可以聘请更好更多的教授,吸引更多的学子,经济的吸盘效应再次展露无遗,这是一个很自然,也很客观的现象,它为我们在落后地区办名牌大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全国非省会地级市大学数量排名?

非省会城市的高校数量排名,排名榜首的是北方老牌大城市大连,高校数量共有31所。

最牛地级市苏州市的高校数量排名第二位,共有25所,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青岛排名第三,24所高校,青岛的风景不错,在这里读书应该是挺幸福的!

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各城市大学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

1,大连市,31所

2,苏州市,25所

3,青岛市,24所

4,泉州市,18所

5,厦门市,16所

6,保定市,15所

7,潍坊市,15所

8,烟台市,15所

9,宁波市,14所

10,湘潭市,14所

11,无锡市,13所

12,咸阳市,13所

13,桂林市,12所

14,廊坊市,12所

15,唐山市,12所

16,徐州市,12所

17,常州市,11所

18,赣州市,11所

19,衡阳市,11所

20,绵阳市,11所

1.苏州:24所。

2.泉州:18所。

3.保定:16所。

4.潍坊:14所。

5.咸阳:13所。

6.徐州,桂林各12所。

7.温州:11所。

8.绵阳,芜湖,新乡,赣州,常州各10所。

辽宁的大连市(31所)、江苏的苏州市(25所)、山东的青岛市(24所)、福建的泉州市(18所)、河北的保定市(15所)、浙江的宁波市(14所)、湖南的湘潭市(14所)、陕西的咸阳市(13所)、广西的桂林市(12所)、江西的赣州市(11所)、四川的绵阳市(11所)、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所)、河南的新乡市(11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680.html发布于 2024-05-30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