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小旺 2024-11-24 119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摘要: 我国几所出名的财经院校分别有哪些专业可以推荐?我国最出名的财经类院校当属“两财一贸”,其次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六所财经类院校中,有五所是211全国...

我国几所出名的财经院校分别有哪些专业可以推荐

我国最出名的财经类院校当属“两财一贸”,其次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六所财经类院校中,有五所是211全国重点大学,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虽不是211院校,但是学科实力也非常强大。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财经类院校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专业?

上海财经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分别是: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为该校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统计学为该校一流建设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评A,统计学获评A-,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B+。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该学科也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另有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央财的应用经济学获评A+,全国第一;工商管理获评A-。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分别是:应用经济学、法学、法与经济学交叉学科、会计学、世界经济、低碳经济学交叉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评A;法学、外国语言文学获评A-;统计学获评B+。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和法学获评A-,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B+。

西南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西财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4个,分别是: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省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工程、法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财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获评A-,理论经济学获评B+。

东北财经大学的财政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另有辽宁省重点学科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财的应用经济学获评A,统计学、工商管理获评A-,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

以上就是我国知名的财经类院校值得推荐的专业,但愿对考生有所帮助!

财经类院校,通常比较擅长的专业,包括金融学类、财政学类、经济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等,还有的学校,在法学、外语等方面也比较擅长。如果不仔细分辨,财经类院校的这些专业相差不多,但是认真起来,他们很多细微的差别。

我国的财经类院校,其实可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指行业性院校,财经商贸类院校;另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中的财经管理类的二级学院。今天在这里,我主要为大家介绍行业性财经院校的推荐专业。

我国比较出名的行业性财经院校,包括5所211工程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双非大学,包括: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

这些学校推荐哪些专业,应该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曾经的隶属关系来看。如果学校曾经隶属于财政部,财政学类专业应该比较强;如果隶属于商贸部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应该比较强;如果隶属于银行部门,金融学类专业应该比较强。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1、中央财经大学。学校位于北京,于1949年创办,先后用名华北税务学校、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1952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1996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管理。

推荐的专业:金融学、财政学、税务学、会计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上海财经大学。最早是1917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1921年迁至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1932年独立建校改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改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60年改为上海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

推荐专业: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位于北京,最早是1951年创建的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3年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95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合并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

推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法学、外语类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4、西南财经大学。位于成都。校史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开始。1938年因抗战西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改为成华大学。1952至1953年,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推荐专业:金融学、会计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武汉。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直属于教育部。

推荐专业:法学、财政学

以下院校为双非院校 。

6、东北财经大学,曾隶属于财政部,专业水平低于211工程大学。

推荐专业: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

7、江西财经大学,曾隶属于财政部,专业水平不低于211工程大学。

推荐专业: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

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5年3月,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推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9、浙江工商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商业部和[_a***_]贸易部等中央部委,1998年从商业部直属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推荐专业:统计学、会计学

10、山东财经大学,位于济南,曾经隶属于财政部。

推荐专业:财政学、会计学

11、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高校,专业水平较高。

推荐专业、金融学、会计学

12、南京审计大学,曾经是国家审计署唯一的直属高校。

推荐专业:审计学。

著名的财经类院校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财经类专业长期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热度。相关专业最强的学校,实际上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而不是财经行业性院校。这类专业,在很多时候,学校的层次和影响力,比专业水平更重要。在院校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声望名气影响力,还有学校所在的城市、区域。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我国著名的财经院校看学科评估。不过对于财经类高校,不是看学科评估,学科评估不能覆盖财经类学校的专业,这些学科评估的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好就业。对财经类学校来说,就业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就业率和起薪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好坏。在就业市场,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的排名,在就业市场的口碑以及地点,这也是我这里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原因。

对财经类学校来说,两财一贸是第一档,东北财经、西南财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算是第二档,其他的主要是地域性的财经大学,算第三档。


1. 中央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统计学B+

2. 上海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统计学A-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统计学B+,法学A-,外国语言文学A-

4. 东北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统计学A-

5. 西南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A-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B+,统计学B+

7. 江西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A-,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B+,统计学A-

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B+,理论经济学B-,工商管理B+,统计学B+

好就业的专业有:

1. 会计学,财务管理,这是最热门的,需要考证,这是进入四大的最好途径。

2. 金融保险,可以进入银行、保险和证券,财经学校最好的专业之一

3. 人力资源管理,现在各公司对这越来越重视,就业好

4. 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卖东西的诀窍,是能出人才的地方,但就业和后续发展全是靠自己

5. 税务,个税调整后,以后为个人理财也是个很好的方向

6. 统计学,经济中的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将是经济领域越来越重要的事情,这个专业也很有前途。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6525.html发布于 2024-11-2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