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全国排名有用吗-大学的全国排名有用吗

现在一些机构时不时对国内大学排名,真的靠谱吗?
我认为不靠谱,科学性不够严谨,反观很多从普这院校出来的大学生,事业比重点明牌大学还更成功。当然,这也并不是否定重点明牌大学,而是讲日后的成功最重要是靠自己的努力,积累更多的社会资然。
现在市面上某些机构时不时的会公布一些大学排名,这些排名靠谱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排名肯定都是不靠谱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不同机构给出的排名,你就会发觉,除了清华、北大这两个学校位置还比较稳定之外,其他大部分学校,在不同的排行榜中,位次差别很大。
就拿第3名来说,大部分人会认为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实力,肯定是在前5的位置,但是,有些排行榜给出的排名,复旦大学的排名可能到第8名甚至第9名。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现在国内的大学排名,主要是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或者是权威的学者做出来的。教育部或者其他教育管理部门,从来没有公布过任何大学排行榜。
这些研究机构或者个人给出的排名,他们的参考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些排行榜可能更关注学校的规模,以及科研成果;而有些排行榜可能更关注学校的专业实力和学生的就业情况。
举个简单例子,某个排行榜更关注学校的规模,如果学校的招生人数比较多,在校人数也比较多,那么学校排名肯定都比较靠前一些。但是学校的规模比较大,在校人数比较多,这并不代表这个学校的实力就比较强,这很有可能是学校毫无节制的扩招造成的。
再比如说,有一些排行榜,会非常关注高校的科研成果。
评价科研成果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学校的师生一共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第二,这些论文都发表在哪些期刊上?如果高校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比较多,那么学校的综合排名相对就会比较靠前。
但仔细想一想,学校的老师发表的论文比较多,就代表这所学校的实力比较强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如果以后你不打算走学术这条道路,学校发表多少论文和你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你最关心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怎么样?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容不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另外,在有些学校里面,老师发表的论文越多,可能对于本科生越不利,因为老师整天都在忙着做项目***文,哪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
因此不论是填报高考志愿还是选择考研院校,对于市面上公布的这些大学排名,仅做下参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这些不权威的排行榜当作选院校的唯一依据。
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有接近六七百所大学,在志愿填报这样极短的时间内,想把所有的大学都了解清楚,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些大学排行榜,能够帮助你快速了解不同大学所处的层次。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在填报高考这件事不太清楚,应该选择郑州大学还是海南大学,也不清楚郑州大学和海南大学哪个实力更强一些,那么此时你看一下市面上的大学排行榜,你的决策肯定会更高效、更科学。
但如果现在你不知道,应该选择武汉大学还是选择华中科技大学,那么此时你去参考大学排行榜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这两所学校的实力差别不是很大,并且这两所学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武汉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人文学科相对会比较强一些,而华中科技大学偏向于理工科方向。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看那些机构,大机构的排名一般排名都差不多。
实际上教育部也有大学排行论辈。
985院校第一梯队,211第二梯队。
2、副部级高校
副部级高校好像是36所,就是大部分985院校。其中有几所985院校不是副部级高校。
3.双一流高校ABC
这是教育部新的大学排行,不是一评定终生,而是每五年评估一轮。双一流是按照学科评估的,双一流A类学科多,对应学校综合实力强。
4.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专业门类齐全,全面发展,对应的学生视野就比较开阔。专业性大学,如财经类,政法类,工科类院校,对应的专业优势较大。
国家级实验室是一所高校的实力提现,如果报考大学,喜欢的专业又有国家级实验室的,准没错。
6.教育资源
实际上教育***分布是不均的,名校所占有的教育***多,名师,实验室,校友(官员,科学家,行业专家,行业领导),校友文化也和将来职场发展有关。
7.地域因素
大学还有一个因素是地域,北京,上海教育***最丰富。靠近上海的南京也不错。
机构的大学排名有没有根据不重要,选择大学如果按照这几方面选择了,一般差不了。当然排名越靠前的名校[_a***_]也越高,加油^0^~
网络上的那些所谓大学排名,其实都不靠谱,看看就行,没什么参考价值。国家从来没搞过什么大学排行榜,不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做的学科评估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报考大学看排名真的可靠吗?
感谢邀请
报考前看大学排名,对报考有参考意义。
一、最权威
要注意,排名首看教育部的数据。因为这是中国发布大学排名最权威的部门了。但其不会把所有学校先后顺序排出来,需要自己查看、比较。
但是对双一流、双一流学科学校会排序。同时对省市重点学校,国家重点专业等的认定,是很准的。因为标准就是教育部定的,你说能不准吗?
二、其次查看
除教育部排名外,中国校友会、软科(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等部门发布的排名也比较权威。
这些机构发布的数据,是依据学校科研能力、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综合而来。
但对于很多听都没听过的小机构发出的排名,一般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他们的排名是可以通过竞价改变的。
但这其对好学校的排名,基本和正规机构一样,因为这个数据没法改,也不会有人出钱让他改。
三、实际意义
中国有2000多所高校,如果看排名的话,基本就看双一流、双一流学科高校和一本学校了。专科看是不是骨干校。
其他的,还有意义吗?
希望能够帮助您。
先说我的观点,非常不可靠,如果高考看排名来填报志愿那只能说是开车硬要往沟里开。国际国内各类大学排名只能说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价值也不高,任何一个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都不会依靠所谓的排行榜来推荐志愿。
为什么呢?
第一、排名排不出地域认可度。比如我在湖南,按照校友会排名,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排名绝对在中南、湖大前面,但是你在湖南找工作,很多单位真的更认可后者。
当然同理可证,我要是在天津找工作,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也绝对秒杀中南、湖大。
所以排名是一回事,实用是另一回事。
第二、排名排不出行业类高校实力。像是两财一贸两电一邮这种学校在排行榜上肯定不如各路985211综合大学,但是人家在各自领域可以把大部分985吊着打。在湖南,有个湖南工业大学,校友会排名300开外,但是人家包装工程专业在全国首屈一指。
第三、大部分普通二三本的排名基本毫无意义。国际国内排行榜最有看头的是985高校,这些高校一般能够真正排个高下,而绝大部分二本三本学校国际排行榜根本上不了,国内排行榜一上就是三四百名,并且各个学校基本实力上差距不大,更多的是看专业,校友会能排也是瞎估计的。在湖南谁能分析出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哪个更强哪个更弱,谁又能说出邵阳学院和怀化学院孰强孰弱?
最后,志愿填报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碰撞产生的结果,一个大学排行榜又能起到多大的参考价值?你去跟企业说你学校排多少名看看哪个HR会理你?
综上,我劝告各位填志愿要慎重考虑,仔细分析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未来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再进行填报,有去看民间排行榜的时间还不如去查查教育部学科评估、问问你高中老师。
双一流,985,211,强基计划,这些可能没问题。余下的院校,排名只有参考意义了。现在,强调专业,专业的排名和教育水平更被认可。你在一个排名不好的院校,学的可能却是顶尖的专业。比在一个综合排名考前,专业落后的院校,强很多。
报考大学看排名其实并不可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有好多大学排名的名单,不同大学排名榜侧重点不同,评价标准不一样,选择哪个排名榜最合适,很难判断。
国内国外都有好多,首先看哪个排名榜,就是一个问题。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大学排名榜有这么几个包括:《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不同的大学排名参考的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排名结果有时差异也比较大。
国内还有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等不同的排行榜。不同的大学排行榜选取的评价参数不同,权重也各有差异,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仅仅看排名榜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第二,大学排名榜只是大学一部分实力的体现,并不能体现大学的所有优势和特点。需要结合其他方面来做出适合的判断。不同的排名榜虽然都会选择一些相关的参数和权重来进行大学的排名,但是这些参数及其权重差异很大,不同排行榜很难对比。
要想做出科学的判断,还需要参考其他标准。比如目前大家最认可的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等对于大学实力的一个综合判断。而且从就业的角度来看,985 工程,211工程以及目前的“双一流”等,在就业方面对考生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在收简历时直接将是否“双一流”高校毕业作为简历接收与否的标准,因此大家的认可度很高。
在专业方面。可以参考原国家教委组织的第4次全国学科评估的结果,大家认可度最高。一般A类学科都是属于本专业内公认的全国最好的学科专业,在填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可以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如果实力足够,可以拼一下。
科研的话,参考esi问题不大。
2020年3月高校ESI入围前1‰学科数情况·,我国17所高校2020年ESI前1‰学科数大于3个,这是中国高教史上的大突破。这17所高校也已跻身国际科研第一梯队,其中拥有超过2所的省份为:北京市6所、湖北省2所、上海市2所。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名,前1‰学科数8,前1%学科数21。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2名,前1‰学科数8,前1%学科数20。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3名,前1‰学科数8,前1%学科数18。
上海交通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4名,前1‰学科数7,前1%学科数19。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5名,前1‰学科数6,前1%学科数20。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6名,前1‰学科数5,前1%学科数18。
复旦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7名,前1‰学科数4,前1%学科数19。
华中科技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8名,前1‰学科数4,前1%学科数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9名,前1‰学科数4,前1%学科数14。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0名,前1‰学科数4,前1%学科数10。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1名,前1‰学科数4,前1%学科数9。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2名,前1‰学科数3,前1%学科数20。
武汉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3名,前1‰学科数3,前1%学科数18。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4名,前1‰学科数3,前1%学科数17。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5名,前1‰学科数3,前1%学科数16。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6名,前1‰学科数3,前1%学科数11。
天津大学
2020年3月中国大陆高校ESI排名第17名,前1‰学科数3,前1%学科数11。
另外还有16所高校2020年ESI前1‰学科数为2个,他们是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校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4147.html发布于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