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取分最低的本科

国家专项与地方专项为何比一本取分高?
原因是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学校均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所属的重点高校,其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远超一本线或本科线。
但是由于国家专项***为了进一步增加高考的公平性,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的考生。
所以为了增加这些地方的考生被好大学录取的机会,高校的国家专项***录取分数线一般都要低于高校的普通类考生录取分数线十至二十分左右。
在县城重点高中上学,年级有1700人,名次在160名,考211学校有希望吗?
基本上没有希望!
题主没有提到是哪个省份,如果是河北省,是半点希望没有。由于很多尖子生被衡水和市一中抢走了,所以县一中每年能上一本线的人数大约在二三十到一二百之间,个别能抢兄弟县区优质生源的稍稍多一点。这仅仅是上线人数,实际录取数要低得多。
河北省只有一所211学校,就是河北工业大学,学校还座落在天津。面向河北的招生人数并不多,其他100多所外省市的211学校招生名额更是少得可怜。2018年,600分左右都上不了211的。
像北京、安徽等拥有985和211大学多的省市,或者像新疆、内蒙古等边远省份、教育又不太均衡的地方,或者有些希望。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应该是没有希望的。
能不能上211,还得看看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县中确实很厉害的情况,而且有些县很大,是别的地方的县的好几倍,那么县里重点高中的生源也是很厉害的。
所以,题主打听一下学校每年能上211多少人,另外看看多少分能上211,结合孩子目前的分数,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看来你那个重点也有点稀松,不如湘籍重点。湘籍重点应该会是985。当然,开始的希望不宜太大!好好努力吧,机遇光顾有准备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唯读读书是务,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也许曙光在前!回答供参考。
我儿子是安徽考生,今年考上了全国排名前50的一所211大学。我来结合他的情况作一个分析。
他就读的高中是县一中,省示范高中,他在理科自主招生A班。全校理科20个班约1000人,文科8个班约400人。所以跟题主说的学校比起来,规模档次相当。
但题主所说1600人中排160名以内,不知是怎么个排法?理论上应该仅指文科或理科,如果依理科算,全年级1600人,跟我县今年合并后的学校体量也相当。
我儿子从高一到高三,最好成绩全年级16名,最差成绩147名。不过,最好成绩出现在高一,最差成绩出现在高二。进入高三以来,一直稳定在前五十名,一模二模都达到了前35,颇有冲击985的实力。因为他们学校近三四年每年985人数都在35上下浮动,而211人数均在100以上。
学校组织的最后一次排名联考,由于试卷质量不佳,加上试题提前泄露,他只考了70多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士气。
今年高考,除了理综发挥失常,其他科目均正常发挥,考了近600分,在学校理科生中排名仍在前50内,全省排14200多名。比起录取东秦和西林这两所985的考生,他的成绩还要略高一点。今年学校考得很差,211以上仅80余人,其中985仅20余人!
以上所说,可以给题主作一个参考。能不能上211,未知因素太多。还得看:
1.学校每年211以上人数;
2.学校近年来高考成绩总体趋势,向好还是下滑;
4.你的学习成绩是稳中有升还是波动很大;
5.你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怎么样;
6.有没有其他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
7.有没有特别短的短板?
这些情况都要仔细考虑,积极应对。以211为目标值得鼓励,更重要的是还剩7个月,要全力以赴,不要再到网上来问这些求安慰的问题了,浪费时间,毫无意义!
在县城重点高中上学,这所学校,是县级重点高中,是市级重点高中,还是省级重点高中?讲的不清楚。
年级有1700人,考211大学,有希望吗?
你现在是在高一读书,还是高二读书?还正读高三,这些问题,也没有讲清楚。
无论你是在哪个级别的,重点高中读书,***设你今年读高一,你很聪明,又很用功,有潜力可挖,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再根据你学校历年的升学名次,就可以定位了,一般情况来说,考个211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你在高二读书,根据上面的情况,考个211,还要加一把油。
如果你在高三读书,根据上面的情况,考上211,有点难度。
如果你的学校是市级重点高中,或者是省级重点高中,你的学校历年来高考升学率高的话,如果你现在正在读高一,天资聪明,加勤奋努力,加上持之以恒,考个985也是可能的。
如果你读的是市级重点高中,或者是省级重点高中,现在正在读高三,已接近高考的时间不久,***设你学校历年的升学率很高,你考个211,还是勉强的,如果你学校历年的高考升学率不高,考上211的难度就大了。
所以,我们不能笼统的,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事事有常,也有异常,如何定数,就看运气怎么样了。
祝你心想事成,愿你高考理想。
县城重点高中,年级1700人,你排名160左右,有没有希望考上211大学,这个分两种情况去说。
第一,调查了解学校往年的升学率
这个数据很容易得到,你看一下往年211大学在你们学校的录取率是多少,如果超过百分之十甚至更高,那么你被录取的概率就很大。
如果往年的录取率小于百分之十,那么你这成绩就有点危险了,还需要自己更加的努力才行。
第二,每年高三你们学校的复读生的比例
如果你在高三,连同复读生一起,你是这样的排名,那么结合往年的录取率,就很容易得到一个大概的结论。
如果你是高一或者高二的孩子,那么就要注意了,你的这个排名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是没有参考意义的,需要等到高三才行。
学习成绩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预祝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我是叽里咕噜小老头,教育领域的创作者,看到我的回答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加关注。我们一同提高,共同进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后,中国第三高校是哪所?
一直以来清华北大稳居国内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前两位,两者在各大排名机构中也是互有领先。但是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大学一直未有定论,有人说“清北复交”,认为复旦大学排名第三,也有人认为浙江大学近些年发展迅速,理应居第三名等等,总之国内高校谁排第三一直是个没有定论的话题。
说一下我个人心目中排名第三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能会有一些人赞同,也可能会有一些人反驳,都没关系,且先看我的理由!
1.从高校录取分数线来看
位于安徽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17年高校录取分数线排名第六位,但是相对于京沪区位优势,这个分数已经相当不错了。
2.80后杰青人数
在2018年国家杰青评选结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绩非常突出,从工作[_a***_]来看,共入选的32位80后杰青中,北京大学最多有5人,其次是清华有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3人。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有2位。从本科毕业学校来看,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候选人最多,共有8人,远超过其他高校,反映出中科大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这意味着中科大是大学中培养科学家的摇篮)
个人观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堪称中国综合实力排名第三,希望它能够在为国家培养科学家的道路上继续攀登高峰,造福中国人民。有认同的朋友点赞支持咯。
说起来中国大学排名前两名的是,多年以来无可争议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多年以来,以雄厚的实力和知名度,雄踞这两个前两个位置。关于谁是第三名这个问题,多年以来没有论定。至于国内大学排名,三至十名的大学,一直都在变化着,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这几所大学中一争高下,有望争夺第三名的位置。
目前的情况是,有两所学校都说自己是中国第一,有八所学校都说自己全国前三,大约有十所学校都在说自己全国前五,大约有三十所学校都拿出各种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或排名证明自己是全国前十。
说哪两所高校综合实力是全国的TOP2,大家估计都没什么意见,自然是清华北大,但硬要在清华北大中排个第一出来,估计谁也不会服谁。交大复旦等学校曾经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把自己排到全国前二的位置,很快招来了公众的质疑,现在大家也达成了默契,最多也就在某些领域、专业上吹吹自己是全国第一第二这个样子。
既然第一第二没机会,那么第三我总可以一争了吧。所以第三名的名头的争夺其实是异常激烈的。人民大学加华东五校(即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这六所学校都在保三冲二,声称自己“至少是毫无疑问的第三名”,谁也不服谁。其实这些学校各有千秋,不管是名声、生源质量,还是软硬件条件、毕业生薪酬等各方面都难分伯仲。
古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的大学划分只能以大致以梯队来划分,如果硬要从一排到一百,那估计得有成千上万种排法。根据高考分数及社会影响力,梯队分层大致如下:
第一梯队:清华北大,这个应该没有异议,都在北京
第二梯队:顶级名校,人大、复旦、上交、南京大学、浙大、中科大,位于北京上海及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中科大历史原因除外)
第三梯队:名校,武大、华科、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航等985以及两财一贸等重点211高校,基本位于一线和重点省会城市
第四梯队: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一般985高校,位于东北或中西部省会,影响力因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原因较上一梯队弱一些。
其实最靠谱的排名还是高考分数,就像股票价格一样,高考分数反映的就是该校的市场价格,考生心目中都有杆秤,他们已经用脚选出了中国大学的排名。
1
提名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提名理由:不敬畏头衔,只敬畏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有一个传统:哄台。
具体表现为:台上的人如果表现不好,观众就会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嘘”。
有一次,李咏在中国传媒大学主持一档跨年晚会,不小心磕巴了一下,就被台下1000多名同学给“嘘”了,他回复了大家一记“我懂了”的眼神,然后继续淡定地主持。
还有一次,某个靠网络歌曲窜红的“明星”到了小礼堂的舞台,因为唱歌有些走音,被大家“嘘”了。他勃然大怒,表示再也不会来了。
学校从来不管学生“嘘”台,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牌,只要你站上中国传媒大学的舞台,只要你不够专业,就要承受被“嘘”的命运。
学生们都自嘲自己是发小广告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有自信,他们挑剔别人,更挑剔自己。就好像学校的一个老师讲的那样:“你想在舞台上长久地站下去,那么你必须得经得住学校舞台上的三分钟嘘声。”
2
提名学校:深圳大学
提名理由:以人为本,所有的制度都为学生服务。
它支持学生进学校后转专业。学校说,知道大家填志愿时还不够成熟,所以愿意给大家重新选择的机会。因此拯救了不少因为专业调剂而堕落的学生。
它支持学生换宿舍,只要两个学生达成合意,就可以自由更换宿舍,不用向任何老师申请。学校希望学生都能跟自己合拍的朋友住在一起。它把学生的权益看得比学校的利益更重,学校有一片小广场本来应该改建成停车场,但那里是滑轮爱好者的天地。于是学校调查了小广场的使用率,把小广场还给了学生。
学生都说,在这里你可以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3
提名学校:中山大学
提名理由:包容的环境里,每个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者与跨性别者)都可以活在阳光之下。
中山大学有很多老师是LGBT群体的研究者。他们在学校开设了“社会文化与多元性别”公开课,邀请研究同性恋文化的女博士、投身公益的艾滋感染者、研究***的社会学教授、跨性别人士等来给同学们分享,还和学生们一起排练了女性主义戏剧《***独白》。
在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批准学生成立了关于LGBT的社团“彩虹社”,致力于普及LGBT知识,引导大家正确认识LGBT群体。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包容、尊重LGBT的观念深入人心,LGBT群体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学校恋爱、生活。
2015年的毕业典礼上,有一名女生向校长公开出柜,获得了校长的拥抱和同学们的鼓励。学生们都说,在中大学会了尊重多元价值观。
(但近几年因为一些原因校方不再支持学生进行LGBT的相关活动,彩虹社也转入地下。但包容的精神总归是不死,学生对少数群体的尊重从未转变。还是以此提名纪念当年的中山大学,纪念那面全国最大的彩虹旗。)
4
提名学校:武汉大学
提名理由:最文艺的大学,在这里想不恋爱都难。
每到天气回暖的时候,武大的樱花就开了。樱花大道有300米长,走在其中,人都变得文艺了。于是武大的情书是这样的:“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武大每周五都在操场免费给学生放露天电影。学生们聚在一起,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武大还在图书馆内专门开设了一些特殊的研修室,叫做“情侣自习室”,让小情侣们学习恋爱两不误,轻松走上人生巅峰。
武大的文艺,武大的浪漫,或许也是当代大学最干净清纯的一种气质。
5
提名学校:中国农业大学
提名理由:民主是这个学校的灵魂。
农大的校长柯炳生是学生们心目中的网红。他会认真读完校长信箱里学生发来的每一封邮件,并且迅速地做出回复,解决学生的问题。
有学生想吃家乡的松鼠鱼,给校长写了信,食堂就增加了这道菜,并且成了食堂的招牌菜。食堂师傅还会因为某个同学因病不能吃糖吃盐而单独给他做饭。有同学说食堂紫薯粥颜色不对,校长在回信里认真地用ph变化解释了这一问题。
农大建新楼需周转实验室,柯炳生带头腾出学校领导办公室,给师生做实验室周转用房。学生们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跟校长的关系也很近,每次见到他都会亲近地叫他柯帅,跟他合影。
“把学校变成学生喜欢的模样”,这是柯柄生的信念,也是农大的信念。
6
提名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提名理由:敢于发声,以笔为刃,挥斥方遒。
中国人民大学最动人的特质,就是学生敢发声,如同他们的校训“实事求是“一般。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大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他们在上面记录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每当校内校外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都以笔为刃,用自己的文字为世界带来改变。
他们为学校附近被***的烤冷面举起大旗,为被咸猪手侵犯的女同学***,也为讨薪的工人、不平的社会现象勇敢发声。去年有一篇火遍朋友圈的《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就是人大学子写的。
持续地发出声音,是人大除了学术、科研之外,对这个社会做出的另一番贡献。
7
提名学校:北京体育大学
提名理由:永远热血,永远热泪盈眶。
2017年3月23日,国足在长沙赢了韩国队,当时整个北体在欢呼。宿舍楼下***,唱国歌,吹口哨,还有很多学生在宿舍升国旗!那天的北体是最燃的,中国应该很少有学校能像北体这样举世狂欢。其实只要有国足的比赛,男生女生都会提前去咖啡厅里占座。
学校的运动会堪称“小型全运会”,操场上里里外外几层围满了人,是任何学校都无法比拟的。运动健儿们水平极高,所有学生不管认不认识都会为他们加油、呐喊。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球场都有人在运动,食堂占座用的是篮球,剑,双截棍。这些都是体育的魅力。
他们说,如果北京体育大学没有体育带来的热血青春和魅力,那和北京大学有什么区别?
结语
看完这7所学校以后,你最喜欢哪一所的拥有不同特质大学? 其实我们想寻找的是,一所大学,除了科研学术之外,能真正给每个学生带来的是什么。
可能很多年之后,我们会忘记曾经写过的论文,去过的课堂;也不会再从事科学实践和学术研究。
但是学校本身所带给我们的特有的气质,却会永远印在我们身上。我们带着这种气质去到社会,默默地改变着另一方土地的思想。
要问我国最好的大学,想必所有人都会想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至于第三名是哪所高校,就众说纷纭了。在众多高校排行榜中,有的把武汉大学排在第三名,有的把浙江大学排在第三名,到底谁才是我国大学的探花,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近期,美国媒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榜单,全球共有1250所高校入选。其中我国入选高校数量达136所,从数量上仅次于美国的221所,位居世界第二。虽然从数量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能够排进前200名的高校只有7所。
在这份榜单中,我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位列第64、65位,位居我国高校第三名的不是浙江大学,也不是武汉大学,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145位。我国高校第四名的复旦大学世界排名第148位,第五名的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156位。这五所高校可谓是外国人眼中最好的五所高校。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排名,多少还是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与国内很多机构的排名有不小的出路。比如武书连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15位,校友会将其排在16位,网大将其排在第4位。除了网大版的排名,与美媒的排名接近外,其余版本的排名,都与其相差较大。
不过依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小编觉得美媒的排名还算相对客观。毕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九校联盟成员之一,科研实力一向雄厚,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坐拥两座国家实验室的高校。而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在全国仅次于清华、北大和复旦。可谓是既深得考生向往,又在世界上享负盛名的一所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292.html发布于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