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学校与中国学校有什么不同 研究生的区别-国外学校与中国学校有什么不同 研究生的区别吗

国内考研和出国读研一样吗?
国内考研:
国内考研属于“一考定乾坤”!需要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并且参加复试,取得非常不错的复试成绩,才能获得成为研究生的资格,国内考研竞争压力偏大,即使近几年复试比重加大,笔试分数也是需要通过的第一关。
出国留学:
留学读研***用的是申请制,学生只需要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如本科学位证、GPA、语言成绩等,最后由学校综合评定决定是否录取。留学读研也允许学生可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比起千军万马争夺一个读研名额,留学申请院校压力小并且容易一些。
出国留学VS国内考研
方式
国外院校多***用申请制,一般是允许申请人同时申请多所学校的,如果上不了顶尖的院校,也会有不错的院校能送来橄榄枝,无论如何总归是有学校上的。
但是选择国内考研的话,通常一次只能报名一所院校,如果失败就只能选择调剂或者二战,可以试错的机会较少。
经济成本
虽然国内读研花费较少,但在国外读研也是可以申请到一些奖学金或补贴的。
特别是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入读公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
而在亚洲留学(日本、韩国等)的费用,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一般也是可以承受的。
如果能申请上国外的高校,不仅能在国内获得认可,在国际上也是拥有良好的认可度的,特别是世界排名前200名以内的高校。
国外的研究生偏向于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会和外界公司或者是机构进行合作,因此毕业于国外的高校的学生通常会更受企业的认可,在国内外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个人成长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与风俗习惯,到了国外读研,我们能跟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感受文化碰撞提升沟通能力,能在性格和观念上产生变化,开阔视野,还可以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相对于在国内是更助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的。
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是
首先是学费方面,国外的大学会普遍高一些(相比于国内同等大学来说)
其次是读研的时间不一样,国外硕士正常读完需要一年半至两年,国内则需两年至两年半
所接触的内容和见识、格局有所差别。出国读研需要较好的外语水平。接触过的留学读研的先辈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内读研好还是出国读研好?
谢邀!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出国吧,不是不爱国,是最近接二连三出现的消息真心对我们的国有些伤心了~
出去以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开拓眼界,而且软件方面,也是国外更先进一些吧!
能出去就出去吧!
看你出于什么目的读研,如果是想移民,当然首选国外,软件工程专业在美,澳,加,新都算是热门移民专业,同一个专业申请国外学校读研,可以向学校申请免学分,机率不大,也有成功案例。但如果你只是为了在国内找个更好的工作,建议就在国内读,一是国内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好学校太多了,哈工大,吉大,清华,山大,复旦,南大,武大,上交,北航等,二是没有英语等外语语言压力,三是学习成本,生活成本较国外低。如果没有把握考研,可选国内知名学校自考,或申请国外学校。
软件工程当然出国好。目前各种机器人,自动化仪器设备都必须由软件程序控制,越是技术密集成度高,功能配置高的越需要高级软件标配。我国在智能硬件与工程软件上与先进国家差距较大。我在国外西门子等公司见到上海与北大,清华许多软件[_a***_]。他们在国外可以设计软件。对提高国内水平有积极意义。
首先,对于计算机大类专业的同学来说,硕士研究生期间保研国内强校和到国外读研都是不错的选择,具体选择哪种读研方式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规划。
软件工程专业是计算机大类专业当中专业性最强的专业之一,整体的知识结构非常集中,而且软件工程专业参与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多,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很多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会选择直接就业。
随着当前产业领域的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高附加值岗位对于学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选择继续读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内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水平正在逐年提升,在一些传统强校(学科实力A这个级别)就读也会得到不错的学习和科研体验。
对于有继续读博计划的同学来说,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国内读,博士研究生可以考虑到国外名校读。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可以跟导师申请到国外开展一段时间科研,这也会让自己感受一下是否适合国外的科研环境,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
如果没有继续读博士研究生的***,但是想到国外的互联网大厂发展,可以考虑直接到国外读硕士研究生,这也是不少同学的选择。
有一个情况要了解,那就是最近两年国外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一波低迷期,就业的情况还是比较严峻的,我有一部分在美国读研的同学也在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这种情况能够持续多久还不太好预测。
计算机大类专业的同学应该积极参加实验室,尽早接触课题项目,一方面可以开阔自己的专业视野,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另外也可以为自己奠定一个科研基础,这对于后续的保研和申研都有比较直接的影响,如果能够有一定的成果输出就更好了。
在985学校就读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要在本科期间对于科研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能够掌握基本的科研流程和常见的科研方法,这对于申请保研夏令营会有直接影响,尤其是申请头部学校的夏令营。
我目前联合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导师和互联网大厂的企业导师,共同搭建了一个技术论坛,在持续开展科研实践、项目实践、成果分享等活动,欢迎对于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联系我申请参与,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如果有计算机专业相关的问题,或者需要我的帮助,都欢迎与我交流。
国外研究生比国内的研究生好考吗?为什么不选择出国呢?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的日益发达,越来越的本科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本科之后继续研究生的教育。这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筹码,有的是想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要这么早的步入社会,有的是想借这个机会多看看世界。
这样就有了在国内读研和在在国外读研的两种选择
一.国外的研究生真的好申请吗?
有很多人都觉得,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不需要像国内一样参加一次全国的考研考试,就觉得出国读研究生好像很容易。其实不是的,去好的学校(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录取条件一定是有难度的。
1.比如英国最好的G5,5所高校(世界前20)的研究生语言成绩的条件:
(2)牛津大学:雅思7.5(单项不低于7);
托福110(听力不低于22,阅读不低于24,写作和口语不低于25)
(3)帝国理工学院:雅思7分(单项不低于6.0,各别专业不低于6.5)
(4)伦敦大学学院:雅思6.5-7.5分(单项6.0-7.0)
(5)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根据学生的毕业背景,有的学生要雅思7.5,有的学生雅思7.0
我们可以看出来,想要去英国最好的这几所大学读研究生你需要的雅思成绩都在7.0以上,而你要知道中国的考生雅思成绩就大多数人都是在6.0,所以提升语言成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雅思的考试费用的2000多,平均成功去英国留学的每个考生都考过2-3次的雅思考试,因为有时候不是总分没过,就是小分没有过。所以考雅思很费力费财!
2.但是不错但是不顶尖的学校(世界前30—100)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
英国的高校(比如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雅思6.5
澳大利亚(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雅思6.5
美国(比如:波士顿大学,UCSD,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托福100-105
3.并且国外的大学很看重GPA
很多世界前50的大学对于中国学生的GPA条件都是:
(1)985,211大学:GPA:3.3或3.0
(2)非985,211大学:GPA:3.7或3.5
我们可以看出想去国外留学光是语言成绩和大学的学业成绩,想去名校都可以卡住很多人!
选择出国的原因
1.家里条件允许
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你去哪一个国家留学,你所花费的生活费觉得比你在国内的消费贵。
英国的硕士留学一年,学费一般在15W-30W之间,生活费伦敦在20-30W左右,非伦敦10W-20W左右。大概在英国留学一年要花50W
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般都是两年,两年的话就要多交一年学费。一般来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费+生活费大概是60W-100W之间。
2.国外先进的教育环境和教学***
中国的国内高校里进入世界前100的学校每年只有3-5个左右
所以你很多可能申请到一个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在国际上驰名的大学。
而那些大学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很丰富的教学***,都是国内无法比拟的。
3.体验国外的生活环境
独在异乡,你要体验自己一个人生活了。
你要自己租房,自己做饭吃,毕竟英国的本地食物非常难吃!
你要自己一个人住在公寓里,你会前所未有地想念祖国,想念家。
但是你可以近距离地体验异国文化,异国风情,开拓自己的眼界。(在英国,可以更容易的申请申根)
这些都是无法代替的,留学时期的宝贵的财富!
标准是什么?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藤校斯坦福麻省理工绝对不比清北容易。但是英国澳洲加拿大许多大学研究生的确不难,许多大学研究生就是为钱。但是美国顶尖大学的全奖直博秒杀清北,俯视全球。
国外一年制和国内三年制硕士,都不是名校,哪一个更受欢迎?
让国人舒服的答案当然是国内!可现实是无论任何排名都能在世界前50的名校就业都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自己的选择。我孩子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今年毕业现已找到几家不错的单位,正在进一步就作息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进行对比选择。。。。所以真正的名校光环国人还是有的。在我们这个特别爱面子讲排比的地方这个问题还是个问题吗???不同的是学校太多不是随便个外校都有好的结果。。。。。国内的也一样,你是清北的还要出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20xingyuan.com/post/1420.html发布于 2024-06-28